(範例僅顯示題目1詳解)

題目1

本文應該應用在下列哪一個情境?

A. 讓老師在課堂上向同學宣導
B. 讓防疫官員在記者會上報告
C. 讓電臺主持人在節目上演說
D. 讓社群小編在粉絲頁上發文
 

詳解

由最後一段的「聽眾朋友」、「空中再見」,我們可以推測文本的受眾最有可能是收聽廣播電臺的聽眾,此外,表格上方的提示語(請依據需要選取資料播報),也可判斷這是某人說話的底稿,因此文本最有可能運用在「讓電臺主持人在節目上演說」的情境。廣播電臺主持人之所以使用「空中」一詞有兩個說法。一是廣播藉由將聲音搭載至電波上,電波再藉由「空氣」傳送出去,因此電臺才有「空中」的說法。二是當廣播進行時,錄音室外會亮起「on air」,中文翻譯就是空氣的意思。其他選項應不會出現此口吻。
 
延伸閱讀
BBC〈武漢肺炎:世衛「公共衛生緊急狀態」背後的考量〉https://www.bbc.com/zhongwen/trad/world-51383894
BBC〈武漢肺炎:iPhone、手遊、賀歲檔,疫情如何影響消費生活〉https://www.bbc.com/zhongwen/trad/chinese-news-51395635
BBC〈武漢封城日記:一個女生的孤獨與堅持〉
https://www.bbc.com/zhongwen/trad/chinese-news-51306998
閱肝-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〈用人名地名稱呼疾病,一定涉及歧視嗎?〉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31233
劉致昕、姜詠諺、張軼〈封城之下「被英雄」的無名者:外賣小哥、網約車司機與志工〉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covid-19-wuhan-guangzhou-delivery-driver-labor-volunteer

透過解答和說明釐清錯誤 

自動計算成績,立即了解理解程度。每一題都有詳細的說明,示範回答這一題的思考歷程是什麼?其他選項為什麼不合理?讀者也可以比對自己和詳解提供的思路有什麼不同。

題目1

本文應該應用在下列哪一個情境?

A. 讓老師在課堂上向同學宣導
B. 讓防疫官員在記者會上報告
C. 讓電臺主持人在節目上演說
D. 讓社群小編在粉絲頁上發文
 

詳解

由最後一段的「聽眾朋友」、「空中再見」,我們可以推測文本的受眾最有可能是收聽廣播電臺的聽眾,此外,表格上方的提示語(請依據需要選取資料播報),也可判斷這是某人說話的底稿,因此文本最有可能運用在「讓電臺主持人在節目上演說」的情境。廣播電臺主持人之所以使用「空中」一詞有兩個說法。一是廣播藉由將聲音搭載至電波上,電波再藉由「空氣」傳送出去,因此電臺才有「空中」的說法。二是當廣播進行時,錄音室外會亮起「on air」,中文翻譯就是空氣的意思。其他選項應不會出現此口吻。
 
延伸閱讀
BBC〈武漢肺炎:世衛「公共衛生緊急狀態」背後的考量〉https://www.bbc.com/zhongwen/trad/world-51383894
BBC〈武漢肺炎:iPhone、手遊、賀歲檔,疫情如何影響消費生活〉https://www.bbc.com/zhongwen/trad/chinese-news-51395635
BBC〈武漢封城日記:一個女生的孤獨與堅持〉
https://www.bbc.com/zhongwen/trad/chinese-news-51306998
閱肝-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〈用人名地名稱呼疾病,一定涉及歧視嗎?〉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31233
劉致昕、姜詠諺、張軼〈封城之下「被英雄」的無名者:外賣小哥、網約車司機與志工〉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covid-19-wuhan-guangzhou-delivery-driver-labor-volunteer

*閱讀後請在方框外繼續往下滑動

透過解答和說明釐清錯誤 

答題後會自動計算成績,立即了解理解程度。

每一題都有詳細的說明,示範回答這一題的思考歷程是什麼?其他選項為什麼不合理?讀者也可以比對自己和詳解提供的思路有什麼不同。

下一步,查看學習數據